3月17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三年來貫徹落實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精神工作進展成效。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司長徐青森指出,通過信息化手段去整體提升思政課的教學效果,是大勢所趨,也是必由之路。
徐青森介紹,教育部推進建設以教師網絡集體備課平臺和大學生自主學習平臺為核心的全國高校思政課教研系統,建設覆蓋每門思政課,服務一線教師的問題庫、案例庫、素材庫和在線示范課程庫等資源庫,研制開發精品課件,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更為有力的支撐。
集體備課平臺已經成為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師備課時的一個重要資源匯集地。教育部組織全國8個分課程建設的教學創新中心與各個教指委合作,分課程、分專題地開發建設教學案例庫、素材庫和問題庫,為“中央廚房”提供有力支撐。徐青森表示,如果說這個集體備課平臺是“中央廚房”,8個教學創新中心就像“供貨商”,它要源源不斷地支撐“中央廚房”建設。不僅僅是“中央廚房”自己建,還要全國的力量一起建。
該備課平臺由中國人民大學和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精尖創新中心共同打造。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兼常務副院長王易表示,她深切地感受到了思政課的教學從技術運用到技術賦能的理念升級,感受到思政課教師從單兵作戰向集團作戰的系統轉變,也感受到整個思政課的建設從同向同行到共建共享的深度融合。
教育部也正在推動面向學生自主學習的“青梨派”平臺建設。該平臺一會把優質的課程資源提供給學生,也鼓勵學生圍繞學習的內容自主創作作品,進行互動交流。目前,“青梨派”已經在三個省市和六所高校開展了試點,全國69個高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參與了資源開發等建設工作。
徐青森表示,下一步還會繼續推進思政課的虛擬仿真中心建設。去年,已有首批5家虛擬仿真中心建成。“下一步,我們將會指導這些中心加大課程軟件的開發力度,為全國的虛擬仿真教學提供有力支撐?!?/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