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芒種時節剛過,在四川眉山永豐村的田野上,處處勃發著生機。
6月8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省眉山市先后考察了東坡區太和鎮永豐村、三蘇祠,了解當地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強糧食生產、推動鄉村振興、做好疫情防控、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等情況。
地處永豐村的眉山市東坡區岷江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是四川省川糧油科技特派團專家、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教授馬均團隊長期駐點指導的水稻高產高效示范區之一?!翱倳浭株P心我們國家的糧食安全問題,關心我們水稻產量情況?!瘪R均莊嚴承諾,“請總書記放心,實現藏糧于技、中國碗裝中國糧,我們有信心、有底氣!”
以機械化“一條龍服務”促高產
五谷者,萬民之命,國之重寶。端穩端牢“中國飯碗”,必須把“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真正落實到位。
沿眉山市主城區前行10公里,微風吹拂著永豐村良田里的稻苗。高標準農田面積達3100畝、連片規模種植1500畝,永豐片區已在省內率先實現水稻“耕、種、播、收”全程機械化生產,是四川標準化程度最高的高標準農田示范樣板之一。
這里是馬均團隊的核心示范基地之一,主要承擔水稻新品種新技術的全程機械化技術示范推廣任務。自2003年開始,馬均團隊依托國家糧食豐產科技工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糧食豐產增效科技專項等項目,在當地持續開展水稻優質高產高效生產技術研發集成與示范推廣工作。
“糧食安全這根弦任何時候都不能松”的信念推動著馬均“促高產”的決心。不僅要藏糧于地,更要藏糧于技,要想促高產,機械化水平的提高是關鍵。
“通過我們團隊在核心示范基地的研究推廣工作,當地水稻全程機械化生產的面貌已經形成,水稻相比以前,更加優質高產了。”團隊成員孫永健教授說,在水稻耕種的多個環節,包括耕地、播種、栽插、施肥、打藥、收割、加工等,都實現了機械化的“一條龍服務”。
近年來,馬均一直從事水稻栽培與生理生態研究工作,其主持完成的“重穗型雜交稻的高產機理及其稀植優化生產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水稻超高產強化栽培技術體系”等成果居國際領先水平,其中“水稻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作為省級技術標準連續3年成為四川省水稻主推技術。這些技術,也被他悉數帶到田間地頭,并創造了一系列高產紀錄,眉山市東坡區岷江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永豐村)核心示范區超高產田塊驗收產量每畝達到969公斤。
良種良法農機農藝配套,提升了當地水稻產業的效益,尤其機械化率的提高起到了節本增效的作用。據了解,永豐村現有12個村民小組,村里有耕地6320畝,人口2133戶5176人。2021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萬元。目前永豐村土地流轉率達96%以上,均用于糧食生產,有效遏制了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據村干部說,這個收入水平,在四川能排到第四。
固碳減排 打造“智慧的綠色”
“從‘靠天吃飯’變為‘可控制’的規模化、機械化、智能化生產模式,不僅節約了農業資源,還能循環發展。”永豐村種糧大戶說,現在的田間不僅顯現芒種后的嫩芽青青,更透著“智慧的綠色”。
稻田生態系統的溫室氣體減排和土壤固碳一直是土壤科學研究的熱點。全球氣候變暖與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雙重背景下,保障糧食高產穩產的同時,實現固碳減排的緊迫性和重要性日漸凸顯。
“我們通過秸稈還田、微生物菌肥、水肥耦合等方式,補充土壤中的礦質元素,減少化肥施用量,將碳保留在土壤中,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達到減肥、增產、固碳、降污多重效果?!睂O永健說,在水稻常規淹灌中底肥栽培技術會增加溫室氣體的排放,通過對秸稈還田配合水肥的高效管理,也達到了減排的目的。
找準水稻關鍵生育時期的需水需肥規律,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八静⒉皇切枰刻煅凸嗟?,結合水稻的生長規律和生育時期,我們在最關鍵的時候進行最優的水肥配比,這樣就把水、肥料的用量都減少了,水肥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了,既節約了資源也達到了綠色生產的目的?!睂O永健解釋。
如今,馬均團隊的日常,仍是實現農業技術從實驗室到田間地頭的“無縫銜接”,在國家“努力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的目標下,永豐村的6320畝良田正與全國連成一片,稻香飄遠,萬里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