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融通配资,线下配资平台,线上股票配资炒股,10大配资公司

多方參與 協同共治 推動科技向善——專家暢談加強科技倫理治理

信息來源:科技日報更新時間:2021-12-20

  12月1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指導意見》。

  習近平在主持會議時強調,科技倫理是科技活動必須遵守的價值準則,要堅持增進人類福祉、尊重生命權利、公平公正、合理控制風險、保持公開透明的原則,健全多方參與、協同共治的治理體制機制,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和保障機制。

  那么,科技倫理究竟該怎么治理?如何實現促進創新與防范風險相統一,助力科技向善,更好造福人類?就此,科技日報記者請幾位權威專家答疑釋惑。

  “深改會審議通過《關于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這是我國科技倫理治理的標志性事件,對保障科技創新健康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睆偷┐髮W哲學學院、應用倫理學研究中心教授王國豫說。

  中國醫學科學院生命倫理學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翟曉梅認為,會議對加強科研倫理治理作出頂層設計,提出明確要求,必將極大推動我國科技倫理治理各項工作。

  科技造福人類 把好倫理“方向盤”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突飛猛進,科技創新的滲透性、擴展性、顛覆性特征正在深刻改變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方式。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指出,科技是發展的利器,也可能成為風險的源頭。要前瞻研判科技發展帶來的規則沖突、社會風險、倫理挑戰,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倫理審查規則及監管框架。

  王國豫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近年來,基因編輯、腦機接口等新興技術的發展,已經或正在顛覆人們對生命和自然的認知,模糊了生命與非生命、自然物與人工物的界限。而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發展,則從另一方面對人的隱私權和信息知情與選擇權形成挑戰。

  “在此背景下,將尊重人的生命權、人格尊嚴等作為科技活動的底線價值,是為了進一步堅守和弘揚科技以人為本、以人民為中心的基本理念,確保科技向善,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蓖鯂フf。

  中國社會科學院科學技術和社會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段偉文認為,世界各國之所以如此重視科技倫理,根本的原因是它越來越影響到社會對突破性科技創新的信任和支持。大量前沿科技和突破性創新的發展經驗表明,如果不充分重視科技的社會倫理風險防范,科技創新很可能會因為某些科技倫理事件遭遇社會、法律、倫理乃至文化和政治層面的反彈。

  在段偉文看來,科技活動不能沒有倫理的“方向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增進人類福祉、尊重生命權利、堅持公平公正、合理控制風險和保持公開透明等科技倫理原則,就是中國科技未來發展的倫理“方向盤”。

  促進科技創新與科技倫理良性互動

  會議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組建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完善治理體制機制,推動科技倫理治理取得積極進展。要堅持促進創新與防范風險相統一、制度規范與自我約束相結合,強化底線思維和風險意識,把科技倫理要求貫穿到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等科技活動全過程,覆蓋到科技創新各領域,加強監測預警和前瞻研究,及時從規制上做好應對,確保科技活動風險可控。要避免把科技倫理問題泛化,努力實現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

  采訪中,王國豫表示,科技倫理治理要保持前瞻性和動態性?!扒罢把信锌萍硷L險,完善風險預警與跟蹤研判的長效評價體系、應急響應機制,建立面向未來、開放的、可修正的‘倫理帳篷’,即時、動態地調整治理規范和治理方式,應該成為科技倫理治理的根本要求?!?/span>

  “會議對《指導意見》進行審議,充分說明科技倫理治理在國家科技治理架構中,已經成為優先考慮的事項?!倍蝹ノ倪M一步分析說,深度科技化時代的科技活動面臨巨大倫理風險。當代科技活動已進入人的生命、認知和智能等深層次結構之中,如何應對復雜的價值抉擇和倫理沖突,如何敏捷地研判和治理與科技創新相伴隨的倫理風險,如何使創新發展與倫理價值對齊,在人工智能和基因科技等突破性科技發展中尤為急迫。

  段偉文坦言,由于科技產生的影響日益復雜和難以預見,科技倫理問題和風險出現以后再進行事后治理往往被動和低效,科技倫理必須與研究和創新同步,顛覆性科技發展更應當提前考慮倫理風險。

  “科技倫理治理的目標是為創新構建必要的保護空間??萍紓惱碇卫韺嶋H上是為科技快速、良性發展提供制度保障,促進科技創新,既不會抽象地設置科研禁區,更不會制約創新和創造,而是厘清具體科技活動的倫理風險,將倫理需求內置于研究與創新之中?!倍蝹ノ恼f。

  “規范的倫理治理,是負責任的研究與創新的重要支柱,由此應在倫理問題發生之際或發生之前就去應對,而非等到問題發生之后再按照傳統既定方式去應對?!钡詴悦氛J為,倫理治理應當堅持開放性、參與性、問責性、有效性、連貫性,謀求倫理問題的解決。

  段偉文特別強調,勇闖科技“無人區”的中國在科技倫理和價值觀上要具有領先意識。近年來,我國政府一直在通過監管和治理強化倫理意識和要求。這不單是對國際科技競爭大格局下倫理與價值觀之爭的必要回應,更意味著在前沿科技領域敢于和擅于展開科技倫理治理,并將其作為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的具體體現。

  倫理治理應多元共治多管齊下

  科技倫理是各類科技創新主體必須遵守的價值準則,事關科技事業的健康發展,是一項系統性工作,需要部門、地方和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社會團體和全社會共同參與、協同共治。

  相關專家建議,對政府部門來講,需要完善科技倫理管理體制,履行科技倫理審查監管職責,依法依規查處違規行為;對各創新主體來說,需要履行好主體責任,引導科研人員合規開展科技活動,管控好倫理風險;對科研人員來說,要主動學習科技倫理知識,自覺遵守科技倫理規范,堅守科技倫理底線。

  段偉文還談到,黨中央組建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審議《指導意見》,這一系列重要舉措彰顯了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決心和立場,對凝聚各方合力、加快推進治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要堅持制度規約、監管審查與教育引領相結合。”王國豫說,倫理與法律的最大區別在于,其作用方式更多的是通過內化于心,達到外化于行,“長久來看,堅持以教育為本才是實現科技活動規范化和符合倫理的應有之道?!?/span>


相關推薦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