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駛入“福建南大門”——詔安縣,成片的綠色農田和蔬菜大棚映入眼簾。田間地頭,農民身影攢動;荔枝林下,灰鵝踱步游走;鄉里山間,盛開正旺的白色青梅花與漫山遍野的綠樹相互映襯。
一株菜、一片茶、一羽雞、一朵菇、一顆青梅……近年來,素有“中國海峽硒都”“中國青梅之鄉”之稱的詔安縣向內挖掘富硒資源與生態優勢,以“黨建引領+產業扶貧”為抓手,推動農業現代化轉型,特色農業發展動能十足。
青梅產業的持續壯大幫助13萬農民就地就業,輻射帶動全縣1萬多名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八仙茶成為異軍突起的烏龍茶品種,全縣八仙茶年產值突破10億元,帶動4萬多人就業。詔安紅星青梅、八仙茶雙雙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登記認證……各項特色農業持續發力,并向二、三產延伸融合,鄉村振興邁出堅實步伐。
2019年6月,詔安正式退出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大棚種出好日子
初春時節,詔安縣西潭鎮山河村現代設施農業示范園內,成片的蔬菜大棚沿著平整的機耕路,錯落有致地延伸開,培土機、開溝機、高壓噴藥機,抽水節水排溉、水肥一體化等設施配備齊全,大棚里的辣椒、甜椒長勢喜人。
“大棚蔬菜長得好,青椒產得也比以前多,隔幾天就能摘一茬?!?2歲的吳阿姨喜上眉梢,正手腳利索地給大棚里的青椒修剪枝葉,“每天工作8小時,這兒管一頓午飯,每月還能賺近3000元,工作環境也比以前好多了”。
2017年,楊宏益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到任時,山河村還是一個渙散薄弱的空殼村,道路坎坷不平,一到夜晚黑燈瞎火。村民以傳統蔬菜種植為主業,產量和效益低,建檔立卡貧困戶多達60戶122人。楊宏益從抓黨建著手,推動村黨支部升格為黨委,分設農業發展、旅游發展、流動黨員三個支部,借村級換屆契機激活村“兩委”班子。依靠黨委這一“火車頭”的帶動,村主干道改造、旅游停車場建設、古村亮化等民生項目持續開展,群眾生活條件逐步得到改善,山河村面貌煥然一新。
農村要發展,產業升級是動力。針對村里發展大棚蔬菜缺資金、技術以及組織化程度低、抗風險能力弱等重重難題,山河村農業發展支部于2018年與市級示范農場——義榮蔬菜家庭農場合作,推行“支部+農場+貧困戶”的模式,通過土地流轉與吸納就業幫助村民增收,并由農場提供土地、村委會利用扶貧資金建設現代設施蔬菜大棚40畝,以10年租期租給農場經營,每年為村集體增收7萬余元。
“農場生產經營規模大,在嘗試有機肥、學習新技術、與收購商議價上有優勢,我們先行先試,帶動周邊農戶一起發展大棚蔬菜?!绷x榮蔬菜家庭農場負責人沈義榮介紹,農民們在“田間大講堂”學習鍛煉技能,慢慢成了“田專家”,勞動熱情愈加高漲。2018年山河村被列入鄉村振興省級試點示范村,目前,村集體年經營性收入近20萬元,村民年人均純收入達18685元。
西潭鎮地勢平坦,氣候溫暖,水源充沛,是詔安縣發展設施農業的重點區域。近幾年,為鼓勵農戶發展大棚蔬菜,詔安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縣農業農村局為種植大戶搭建標準化大棚設施提供每畝5000元的補貼。如今,“渠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防、漬能排”的生產格局基本形成,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蔬菜運輸更加便利。2020年,全鎮種植大棚蔬菜1.8萬畝,產值達8.64億元。
3公里外,美營畬族村的農產品倉儲交易市場內,村民們正忙著分揀包裝收購來的新鮮椒類。這里占地3萬多平方米,設有大型停車場、消殺區、收購區、冷鏈物流區、農產品檢測中心等區域,駐有多家集收購、銷售于一體的農產品收購商。農產品經人工分揀加工、冷鏈倉儲后,發往全國各地。“在北京市場上看到這里產的椒類品相不錯,今年特意跑過來收購?!闭加⑥r業負責人說,“目前市場需求量大,單單我這一個檔口,一天可以往外銷售6萬~10萬斤。”
如今,西潭鎮擁有多家集種苗繁育、栽培、初加工、冷藏、銷售于一體的農業經營主體,在全縣率先實現蔬菜產業全產業鏈發展,并集中力量打造4000畝設施蔬菜核心示范區,帶動周邊8個村的群眾參與生產。
獨辟“硒”徑助振興
走進霞葛鎮司下村這一省級美麗鄉村,只見三面青山環繞,綠意盎然,道路寬敞整潔,獨具特色的南乾土樓與手繪墻甚是亮眼。夜幕降臨,沿著四通八達的水泥路網和采摘步道,不少居民和游客來到茶山上喝茶休憩,俯瞰山下人間煙火,好不愜意。
這一番繁華景象,儼然不同于過去那個背負外債、無產業支撐的薄弱后進村。2017年,借縣里扶持八仙茶產業發展的政策東風,村黨組織與福建硒來樂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建立合作,探索建立“支部+公司+基地+茶農”模式,村里負責爭取資金用于茶園基礎設施建設,硒來樂公司則以茶園為生產基地,為茶農提供種植與病蟲害防治技術指導,并按保護價向茶農收購茶青,每斤不低于12元,此外以0.5元每斤的價格向村集體繳納管理服務費。
技術有人教,銷路不用愁,這樣一來不僅解決了茶農的后顧之憂,還給村集體帶來穩定收入。目前,司下村種植八仙茶350畝,每畝年可增收1萬元左右,村集體每年可收益14萬元,并帶動150名村民就業。
今年以來,司下村發揮省級特色旅游鄉村品牌效應,依托交通區位優勢,融入客家土樓、古橋古廟等歷史遺跡及江氏孝廉文化、現代富硒農業等元素,發展鄉村生態觀光旅游,昔日后進村變身“網紅打卡點”,吸引了八方游客。
庵下村則引導外出鄉賢回村發展鷓鴣養殖業,村集體以30萬元入股,按12%的年收益率計算,帶動村集體年增收3.6萬元,3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增收2000元。天橋村抓住自身水質好、溫度適宜等有利條件,向村民流轉閑置土地26畝,興建龍蝦養殖場,出租給硒霞農業科技公司進行規?;B殖,實現村集體增收6.5萬元……2020年,霞葛鎮有5個村集體年經營性收入達到20萬元以上,其中,2個村收入突破50萬元。
近年來,詔安縣依托當地豐富的硒資源,根據全縣7個欠發達鄉鎮、41個貧困村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孵化“富硒+”特色產業,培育了富硒雞蛋、富硒水果、富硒蔬菜、富硒中藥材等21個特色農業產業,帶領群眾找到脫貧致富之路,農村“自我造血”能力大大提升,鄉村振興穩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