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轉型發展的陣痛,2023年,廈門經濟延續恢復態勢。
去年1至11月,廈門支柱產業加快恢復,新能源產業等新興產業穩定增長,對工業拉動效果明顯。其中,黑色金屬、機械行業支撐穩定,合計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9個百分點;新能源產業累計工業總產值比2022年同期增長32.2%,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2.2個百分點。
把準方向,創新謀變。在日前召開的廈門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廈門提出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穩住工業基本盤,提升產業創新能力。支柱產業堅持“強”,新興產業著眼“進”,廈門正加快將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為產業新支柱,夯實經濟發展之基。
創新謀變,找準經濟發展新動能
年終歲首,弘信電子外聯部經理陳文輝更加忙碌。他忙著對接廈門企業算力需求,拓展算力租賃業務。
2003年成立于廈門的弘信電子,是“國內柔性電子第一股”和中國柔性電子行業的領軍企業。2020年開始,弘信電子開始布局算力產業鏈。
不久前,弘信電子在甘肅慶陽數據中心集群投放了綠色算力大底座近3000P,其在甘肅天水的燧弘服務器生產制造項目也即將投產交付使用。
在西部成功落地算力產業,讓弘信電子有了布局廈門的信心和基礎。陳文輝表示,公司計劃在翔安建設一個小型算力中心,通過算力招商,對相關產業進行孵化。
“調用甘肅的底層算力,搭建數據傳輸管道,我們已經成功與廈門部分優勢企業達成算力租賃意向?!标愇妮x表示,“得益于算力板塊的崛起,2023年我們的營收會有一個較大幅度的增長。”
傳統企業轉型謀變,源于企業緊盯趨勢、奮力進擊,也折射廈門工業動能轉換的新趨勢。
搶抓算力產業發展機遇,是翔安謀劃產業新動能的先手棋。“2023年,翔安工業發展數據亮眼。去年1—11月,翔安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2022年同期增長14.9%?!毕璋矃^工信局局長陳彼得表示,“我們正緊扣算力國產化、普惠算力、算力招商等路徑和方向,構建‘算力+’產業配套,更好地為鏈主和龍頭企業賦能,促進翔安工業數字化轉型。”
廈門,規上工業增速在全省并不亮眼。2023年,廈門工業在三產中的占比呈現下滑趨勢,引發對廈門產業空心化傾向的憂慮。
工業是一切產業的基礎。推進新型工業化,廈門選擇了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工業動能轉換的發力點。
在上月14日舉行的廈門市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上,廈門提出,建成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一組數據,凸顯戰略性新興產業對于廈門的分量:
福建有4個產業集群被納入國家第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廈門的新型功能材料、生物醫藥占據2個。
2022年,廈門生物醫藥、新材料和新能源3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超2900億元,同比增長16.6%,占廈門工業總產值32.4%。廈門2022年新增的3家百億產值工業企業中創新航、廈鎢新能源、萬泰滄海均屬戰略性新興產業。
近日公布的2023年度新確認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優勢企業名單,廈門上榜的40家企業均屬戰略性新興產業。
……
從經濟史看,每個時期都有基于特定技術的支柱產業,這些支柱產業都源于前一時代的新興產業。
2022年,廈門經過系統梳理,提出構建動能持續、梯次發展的“4個支柱產業集群+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6個未來產業”現代化產業體系。其中,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文旅創意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明顯提速,引領作用進一步凸顯。到2027年,廈門擬基本建成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蓄勢而發,打造產業體系新支柱
新興產業由于其產業鏈條相對較短,上下游產業協作配套能力不強,難免受到外部環境波動影響。
在2023年全國兩會上,在曾毓群匯報寧德時代全球動力電池份額連續6年全球第一后,習近平總書記用“亦喜亦憂”表達他的心情:喜的是我們這一行業走到了世界前頭;憂的是就怕來個大呼隆,先是一哄而起,最后一哄而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于新興產業,一定要搞好統籌規劃,搞清楚市場有多大、風險在哪里。
以廈門生物醫藥產業為例。新冠疫情期間,廈門生物醫藥產業逆勢發展,帶動形成較為完備的應急防疫物資產業鏈。然而2023年初,受疫情轉段影響,廈門幾家頭部生物醫藥企業產值出現大幅波動,反映出企業若過度依賴單一產品,其抵御市場風險能力難免不足。
疾風方知勁草,構建產業的四梁八柱,靠的是內功和毅力。
2023年以來,扛過疫情轉段后的產業波動,廈門生物醫藥捷報頻傳,展現較強的韌性。
特寶生物研發的國家1類新藥、新一代長效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拓培非格司亭注射液”獲批上市,將為腫瘤化療、放療相關中性粒細胞減少癥患者提供更加高效、高性價比的選擇。
致力于防癌抗癌精準免疫治療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熱休細胞,近日,其自主研發制備的新型慢性糖尿病傷口敷料取得重大進展,即將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
“生物醫藥產業的特點,在于重人才、重技術、重資金,是一個長周期過程,需有耐力、定力和毅力?!睆B門生物醫藥港總經理李曄表示,“廈門生物醫藥前幾年的爆發式增長,無一不是來自經歷了長期培育、積累了發展動能的企業。今后的發展,也要著力于繼續培育和壯大這些創新型小微企業?!?/span>
廈門海滄是全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核心區。海滄區工信局表示,當前,海滄正加快增資擴產,支持英科新創、大博醫療、金達威等重點骨干企業穩步提升產能,同時盯緊招商引資,對接奧全生物、貝真生物、嘉越光學等一批優勢項目,推動項目聚集。
除了勤練內功的生物醫藥產業,穩定增長的新能源產業,業已成為廈門經濟發展新支柱。
統計顯示,2020年—2022年,廈門新能源產業實現產值分別為379.7億元、478.9億元、602億元,年均增長25.9%。去年1—11月,廈門新能源產業累計工業總產值比2022年同期增長32.2%,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2.2個百分點,其中,鋰電池制造業工業總產值增長1.1倍,鋰電池產量增長3.1倍。
快速增產背后,是企業加速出海的迅猛勢頭。來自廈門海關的數據顯示,去年1月—11月,廈門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太陽能電池“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421.07億元,同比增長328%。其中,鋰離子蓄電池出口更是取得452%的增幅。
總投資200億元的廈門新能安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項目,擬建設年產30GWh新型鋰動力電池電芯生產線及配套模組生產線,達產后年產值約350億元,項目分三期建設。廈門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雄兵介紹:“去年1月至11月,公司鋰離子蓄電池出口額達4.58億美元。主要出口到歐美、日韓地區,出口占比超六成。”
以“新三樣”為代表,廈門戰略性新興產業內外兼修,正為廈門經濟穩中提質、結構優化提供澎湃動能。
“新的一年,我們將以科技創新引領‘4+4+6’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深入實施先進制造業倍增計劃,加快支柱產業轉型升級,著力壯大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第三代半導體、人工智能、氫能與儲能等未來產業新賽道,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到2027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55%以上。”廈門市發改委副主任李曉燕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