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宋健院士站著講了20多分鐘后,工作人員終于坐不住了。雖然老先生思維敏捷聲如洪鐘,但再有不到一個月,他就90歲了。
但他還是婉拒了工作人員搬上臺的椅子,堅持站著講完。內容從1994年中國工程院成立的前后經過,到兩彈一星、大飛機、載人航天、高鐵、超算等卓越成果,一席話是述往追懷,更是對新院士賡續奮斗的勉勵。
這是11月29日舉行的中國工程院2021年當選院士學習教育暨頒證儀式上的一幕。大家逐一上臺,接過象征中國工程科學技術界最高榮譽的院士證書。
“黨和國家成立工程院的初衷,就是體現重視科技、尊重人才,促進我國科技事業發展,推進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為建設現代化強國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追根溯源,我們作為一名院士,有必要時常將思想回歸到原點,想明白院士是什么、要干什么,并用一生的奮斗來回答好這一問題?!敝袊こ淘褐飨瘓F名譽主席徐匡迪說。
堅持“四個面向” 勇當戰略科學家
11月18日,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結果發布,84位新院士當選,他們平均年齡58歲,最大年齡69歲,最小年齡51歲。
“這次院士增選中,一批長期堅守在東北老工業基地、西部邊遠地區和奮戰在國家重大工程、國家安全領域、‘卡脖子’技術攻關中的杰出工程科技專家當選。”中國工程院院長李曉紅在頒證儀式上說。
他表示,科技創新已成為國際戰略博弈的主要戰場,要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廣大人才隊伍中的關鍵少數,院士不僅要在各自科技領域中繼續發揮關鍵創新引領作用,更要在國家重大創新任務中主動“揭榜掛帥”,還要站得高、看得遠,以科學視野和戰略眼光謀劃長遠,勇當戰略科學家。
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周濟同樣寄語院士,要堅持創新、創新、再創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積極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工程化產業化,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在獲得院士這一最高的學術稱號的同時,也肩負起了更大的責任。我們要不負時代賦予的重任,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創新型國家貢獻力量?!毙庐斶x院士代表朱坤表示。
珍視榮譽名節 堅決不做“全能院士”
“有的在院士增選中不夠客觀公正,有的在學術活動中不夠嚴謹,有的在社會活動中‘站臺’‘撐門面’,有的甚至發生違紀違法行為。今年以來,已有兩位院士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面對臺下的院士代表,徐匡迪不諱言隊伍中存在的不良風氣,不無憂慮。
他回憶起擔任院長后專程拜訪首任院長朱光亞的經歷。本就話不多的朱光亞,全程基本沒說話,直到臨別走到電梯口才拉著徐匡迪的手,語重心長地說“把好入口關”!
“我們的首任院長在年邁之時,念茲在茲的還是院士群體的榮譽,是院士隊伍建設。”徐匡迪說,“今天我們面臨的形勢更加復雜,必須要守正揚清、維護好院士稱號的純潔性。”他與在座院士共同重溫了“五個不希望”:不希望做什么活動都參加的社會活動型院士;不希望院士為了提高某項研究成果的層次而去掛名;不希望院士以行業祖師爺自居、壓制中青年工作者或者是不同學術觀點的人;不希望院士參加商業操作和商業包裝;不希望或明確反對院士卷入偽科學和封建迷信活動。
李曉紅強調,要做“頂天立地”的院士,珍視榮譽、愛護名節,堅守院士稱號學術性、榮譽性的本質。他提出期望:要堅持對學術不端行為的零容忍,拒絕無實質性貢獻的各種“掛名”;避免院士頭銜濫用,堅決不當“全能院士”,不參加與本人無關或不熟悉專業的鑒定、答辯、評審等活動;在院士遴選、戰略咨詢等工作中,要心存敬畏、潔身自好,堅守紀律紅線,自覺抵制種種不良之風的誘惑,傳承好院士隊伍的好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