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基娃水電站水光互補光伏項目占地面積約332公頃,屬高原山區光伏項目,總裝機容量210MW(兆瓦),2023年3月開工建設。
高原牧場風光旖旎,然而稀薄的氧氣和低溫,卻令人望而卻步。
“在高原牧場上建設如此規模的水光互補光伏項目十分不易?!被貞浧?00多天的項目建設過程,中建二局項目總工程師張躍君感慨地說。
面對高原、高寒環境等帶來的難關,項目團隊勇毅攻堅,在海拔4000米的牧場上“追光”,為項目建設量身定制了一套“科技套餐”。
精準把控光伏陣列的間距,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要達到設計的電站最大發電效能,在冬至日,陣列間距需要滿足6小時不相互遮擋。這就要求在測量放線過程中,對光伏面板位置做精準排布?!睆堒S君說。
然而,項目場址地處偏遠,通信信號不暢,傳統的全站儀全部“啞火”。建設團隊創新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統)定位儀進行定位放線,既避免了傳統全站儀測量距離短、嚴重依賴通信信號的弊端,又能使點位控制更加精準。
低溫和凍土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在凍土中鉆孔,有融化現象,再凝固時會產生形變;常態低溫下,混凝土樁身的完整性差,承載力也不足。這些都會帶來支架基礎不穩的后果,繼而損壞光伏組件?!睆堒S君說。
要讓支架穩固“站”在高原之上,必須同時保證凍土不融化和混凝土所需要的溫度。技術團隊持續攻關,自主改裝了履帶式液壓驅動旋挖鉆機?!案难b后的挖鉆機平均5分鐘成孔,極大縮短了孔壁裸露和機器摩擦的時間,最大程度控制住了凍土的融化。”張躍君說。
同時,通過改進傳統灌注樁施工流程、嚴格控制混凝土溫度和不少于14天養護等措施,提高了支架安裝的穩定性。
為使光伏發電效能最高,35度是面板安裝的最佳角度。高原山地地勢起伏,為了保證44萬余塊光伏組件角度統一,技術團隊創新制作了200多個“三角定位塊”,最大程度保證了安裝標準。
“光伏電站發出的電,經過38千米的高壓輸電線路,和卡基娃水電站發出的電‘捆綁’在一起,再一同并入電網?!绷_勇介紹說,通過調度系統,能將原本不穩定的鋸齒形光伏電源,調整為均衡、優質的穩定電源。
據測算,該項目未來25年的年均發電量預計將達3.65億千瓦時,節省燃煤約11.4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3.26萬噸,具有顯著的生態、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