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熱搜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構筑互利共贏的產業鏈供應鏈合作體系,深化國際產能合作,擴大雙向貿易和投資”。面對后疫情時代產業發展新局面,應通過“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硬基建與軟基建相結合,實體集群與虛擬集群相結合,加快進行補鏈、擴鏈、強鏈,以集群來構筑我國互利共贏的產業鏈體系。
集群成產業鏈安全“定海神針”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快速蔓延,停工停產帶來一系列嚴重后果,全球產業鏈受到前所未有的嚴峻沖擊。與此同時,近年來,制造業重要性愈發凸顯,各國紛紛提高制造業戰略定位。此外,全球先進制造業競爭愈發激烈,部分發達國家和地區已提出呼吁制造業回歸的“再工業化”戰略。
在此背景下,產業鏈重塑已成為全球性趨勢,亟須構建基于比較優勢的“水平分工”+基于區域集聚的“垂直整合”的產業鏈分工體系。在產業鏈重塑的過程中,產業集群的作用被無限放大,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從發達國家經驗來看,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是發揮規模效應、協同效應、維護產業鏈安全和穩定的重要載體。產業集群發展狀況已經成為反映經濟發展質量的重要指標。
二是我國產業集群當前已顯現出強大優勢,成產業鏈安全“定海神針”。以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為代表的先進制造業集群表現尤為突出。同時,產業集群還在抗疫產品創新上作出貢獻,例如蘇州工業園區三大新興產業,發揮技術優勢與協作優勢,賦能抗疫“防、控、治”,發布“疫情通”等一系列抗疫創新產品。這些現象出現的根本原因是當地形成了產業鏈較為完整的集群,這些創新產品80%以上的配套零部件均為本地供應,以集群生產降低全球零部件“斷供”風險,顯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競爭力。
三是資源全球流動下,創新機遇將大大提高。大量資金資源的涌入,必將流向回報率高的市場。我國新冠肺炎疫情已得到基本控制,復工復產穩步推進,全球流動性的釋放對我國是一大良機。
對癥下藥避免產業鏈短、散問題
當前,我國在產業鏈未來發展方面仍需避免出現短、散的問題。短是指產業鏈上游的采購與供應關系仍十分緊張,物流成本、需求萎縮等因素致使產業鏈下游出口受阻。散是指由于多種因素影響而導致產業集群大多數是相關企業的簡單集聚,難以形成上下游協同發展的產業集群。
為避免我國產業鏈未來發展可能存在的短、散等問題,應抓住全球產業鏈重構產業鏈集群化的大趨勢,對癥下藥,搞好三個結合,以集群重塑我國產業鏈。
一是實現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實現補鏈擴鏈強鏈,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針對我國產業鏈存在的短、散等問題,進行補鏈擴鏈強鏈,著力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尤其是在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成渝地區等經濟圈,努力打造一批先進集群。一方面,推進高水平開放,繼續引進來。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需要聚集全球資源。應利用好大國大市場優勢,貫徹落實《外商投資法》,以制度型開放為基礎吸引全球先進要素,構建內源驅動、內外聯動的新型產業集群。通過引進企業、技術、項目、人才、外資,共建科研中心,合資辦廠等多種方式,不斷提高開放水平與對外合作質量。另一方面,資本走出去,與國際優質企業深化產能與資本合作。新冠肺炎疫情引發全球資產價格大跌,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以及全球流動性的大量釋放,資產價格將逐漸企穩回升。因此應抓住歷史機遇,“抄底”擁有關鍵技術、重要資源、市場渠道、品牌優勢的優質企業,補齊產業鏈短板缺項。瞄準全球創新鏈的制高點,形成技術、品牌、渠道、礦山、港口等重要資源的戰略布局,掌握未來競爭的主動權。
二是硬基建與軟基建相結合,建立完善全周期服務體系,為產業集群賦能。從產業集聚到產業集群,進行土地開發、道路交通、綠化、環保、消防、互聯網基礎設施等“硬基建”是必不可少的內容。然而,相對于“硬基建”來說,發展產業集群更應該重視“軟基建”。一方面,應搭建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大數據平臺,打造一體化服務鏈條。綜合集成產業集群相關的各部門、各系統和生產生活信息,在基于隱私保護的前提下,充分實現大數據的采集、共享、挖掘與使用。提前部署“規、建、審、管、服”各階段的信息接口,為后續大數據賦能集群提供必要條件。另一方面,應發展與產業集群相配套的生產性服務業,形成賦能式全程服務體系。強化政策支持,積極推進集群在研發設計、物流倉儲、人才、培訓、金融、法律等公共服務上的建設,創新管理制度,降低制度性成本,為產業集群各環節企業的創新與發展賦能。
三是“實體集群”與“虛擬集群”相結合,打造虛實共濟的專業集群,形成產業生態系統?!皩嶓w集群”是某產業相關企業在地理空間上的實際聚集,擁有強大的穩定性、安全性;“虛擬集群”跨越了空間限制,通過網絡遠程協同,實現相關企業的虛擬聚集,擁有巨大的靈活性、延縮性。虛實共濟才能形成和諧共生的產業生態系統。一方面,應破除制度、環保等障礙,進一步提高“實體集群”的發展力度?!皩嶓w集群”有利于減少采購、運輸、溝通、協作等各項成本,促進隱性知識流動,發揮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的作用。疫情沖擊下“實體集群”的優勢得到進一步凸顯,在保障供應鏈穩定、產業鏈安全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因此,對于各產業,尤其是涉及原材料、中間品、產品等實體貨物采購、加工、運輸的制造業,應進一步提高發展“實體集群”的力度。另一方面,應高度重視“虛擬集群”的培育?!疤摂M集群”雖未實現實體空間上的聚集,但通過網絡空間上的聚集使企業可以享受集群帶來的優勢。疫情防控催生出了新業態、新模式,在線辦公、互聯網金融等均呈現爆發式增長,大眾在線辦公、遠程協同的習慣、能力與觀念也得到培養與強化,為“虛擬集群”的培育與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因此應以此為契機,加快“虛擬集群”的培育與發展,打造虛實共濟的專業集群,形成和諧共生的產業生態系統,不斷提升在全球產業生態中的地位和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