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下午,中國·海峽創新項目成果交易會組委會辦公室代表出席與福建理工大學合作共建的數字化運營與管理微專業課堂,共同開啟實訓課程。這是海創會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和豐富人才培養機制方面的又一重要嘗試,為校企合作揭開了嶄新的篇章。
在數字經濟發展背景下,以“項目、技術、資本、人才”為主題的海創會積極探索科產教融合新模式,數字化運營與管理微專業課程緊密圍繞數字經濟時代的企業管理特點,通過與高校共同制定培養方案、構建課程體系、組建師資團隊、建設實踐基地及聯合開展就業指導等舉措,將先進的企業管理理念和核心技術融入專業教育之中,推動專業建設與行業發展趨勢緊密對接。這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更致力于培養中高級應用型、復合型管理人才,逐步優化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契合度,進而提升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
海創會始終致力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社會共同承擔青少年成長成才責任”的重要指示精神,積極引導更多青年投身科技創新事業,為青年開辟創新、創業、創造的新路徑。多年來,海創會累計培養了6000余名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青年志愿者,持續探索人才培養之路,打通校園到職場的“最后一公里”:
為深化科技交流與合作,海創會與團省委等相關部門攜手,共同開展科技通訊員機制試點項目,旨在培育與鍛煉科技特派員的助理人才。海創會志愿者始終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保持高度熱情與專業精神,每年為超過3000名的境內外專家學者,以及2000余家企業和科研單位提供精準而高效的服務。此類實踐活動不僅提升了青年志愿者的綜合素質,也為他們的個人成長與職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海創會成功搭建了人才與企業間的橋梁,讓青年志愿者在大會現場有機會直接面對參展商的“實戰考驗”。這批經過海創會就業能力特訓的青年志愿者,憑借出色的表現吸引了眾多企業的關注,并成功吸引企業現場“搶單人才”。例如在第二十屆海創會上,聯合國減貧案例春倫集團宣布,將連續5年為海創會培養出的青年志愿者提供每年100個職位的就業機會。這不僅實現了高校人才培養成果的有效轉化,切實緩解了青年人的“就業困境”,同時也滿足了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實現雙贏局面。
為深化產教融合,增進校企合作,海創中心作為海創會延伸的服務平臺,已吸引包括福建農林大學、福建理工大學等多所知名高校在此設立教學實訓基地,并成功舉辦了座談會、講座、認知實踐課程等一系列校企交流活動。展望未來,海創會將繼續加強與各大高校的緊密合作,致力于構建更為多元化、高水平的校企合作交流平臺,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為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注入新動力。
未來,海創會將持續提升平臺影響力,繼續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進一步完善“青年爭先發展型”創新轉化機制,推動校企合作走深走實,推進產教融合互融共生,為推動福建科技成果轉化事業貢獻來自“未來一代”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