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屆中國·海峽創新項目成果交易會(簡稱“海創會”)18日在福州高新區海創中心開幕。本屆海創會以“建設科技成果轉化公共服務平臺,助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為主題,圍繞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經濟和生物醫藥等產業,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新質生產力
創新項目轉化簽約
作為海創會的配套活動,2024中國海峽創新發展大會暨第四屆絲路科技創新合作交流會18日上午舉行?;顒右浴熬哿π沦|生產力發展 踐行產業科技創新”為主題,旨在深化產業科技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推動新質生產力的培育與發展。
大會舉行了新質生產力創新項目轉化簽約儀式。復旦大學與福建省六一八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簽署了復旦大學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中心(福建)共建協議。該中心將落地海創中心,與海創會共同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的新路徑,開拓校地合作新領域新形態。
同濟大學與福建省發改委簽署共建同濟大學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福建基地合作框架協議。這是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融合的重要舉措,將為福建培養卓越工程人才,推動科教融匯發展。
院士專家
共話新質生產力
會上,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福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張久俊,聯合國國際生態生命安全科學院院士、福建農林大學博士生導師林占熺,分別就能源存儲和轉換中前沿熱點電化學電池研發進展、從福建走向世界的中國特有技術——菌草技術等主題發表主旨演講。
此外,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陳璟玥,東方電氣(福建)創新研究院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劉泰生,中關村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蒙洋作絲路科技創新主題分享。
必須發展電化學電池
張久俊院士介紹了中國能源現狀,指出可持續能源只占總體能源的16%,進一步發展新能源以提高其占比,對實現“雙碳”目標至關重要。
張久俊院士認為,利用可持續清潔能源、發展相應的儲能技術是大勢所趨。在新能源汽車和大規模儲能的應用領域,發展電化學電池是必須的,也是最可行的能源儲存與轉換方式。
盡管鉛酸電池和鋰離子電池已大規模產業化,但發展前沿熱點電池如全固態鋰電池、鋰硫電池、鈉離子電池、燃料電池、液流電池等也是必要的。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壽命和安全性仍是電池開發研究的重點。
用菌草生產乙醇、發電
菌草是科學與技術研究和產業發展的新領域,有利于生態、糧食、能源安全。
林占熺院士介紹,菌草產業實現了從“生態+農業”到“生態+農業+工業”的轉變。在生態方面,菌草用于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黃河的治理獲得成功,其中有11項成果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可為世界各地的江河湖泊生態治理提供科學依據和實用技術;在農業方面,形成了“植物-菌物-動物”三物循環生產,實現資源高效、綜合循環利用;在工業方面,菌草利用也有新的發展,用于生產纖維、刨花板、紙漿、甲醇、乙醇(酒精)以及用于發電的生產性實驗都獲得成功。
林占熺院士還介紹,為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菌草援助項目在巴布亞新幾內亞、斐濟、盧旺達分別創建了3個典范,即助力糧食安全的典范、島國發展菌草業應對氣候變化的典范、陸鎖國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典范。
林占熺院士說:“縱觀40年發展菌草業所走的路,是人民擺脫貧困之路,是中國貢獻世界之路,也是人類在現代化道路上進行新探索之路。菌草之路越走越寬,成為造福世界人民的‘幸福草 ’。”
海水制氫計劃產業化
會上,劉泰生介紹了海水無淡化原位制氫技術。該技術與海水先淡化后制氫相比,可大幅降低海水處理成本,降低海洋平臺建設費用,減少空間占用及運行成本。
去年6月2日,經中國工程院專家組現場考察后確認,東方電氣集團與謝和平院士團隊聯合開展的全球首次海上風電海水無淡化原位直接電解制氫技術海上試驗,在福清興化灣海上風電場獲得成功。
劉泰生介紹了海水制氫技術產業化計劃:在第一步海試驗證已完成的條件下,進行第二代海水制氫技術攻關,未來以海水直接電解制氫為龍頭,針對深遠海風電開發利用,實現漂浮式海上風電、海水制氫、氫氨轉化、海上化工、海洋牧場、海洋平臺、海工裝備等多產業協同開發,實現資源-能源-產業的全綠色轉化。